中国医药导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济民可信:民族制药的现代化典范

2018年,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民可信)入选“中国企业信用500强”,以企业综合信用指数93.575分排名2018中国企业信用500强第208位。2019年,济民可信迎来了20岁的生日,伴随着中国医药行业变革,济民可信逐渐成为受全球患者信赖的品牌。

5月20日,济民可信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济民可信集团董事长李义海接受《中国名牌》专访时表示:“济民可信作为中国制药工业的民族品牌,必将肩负起中国民族制药企业的历史责任和民族责任,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精耕医药行业20载

创建于1999年的济民可信,制药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20年的发展,济民可信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大型现代制药集团之一。济民可信现有员工余名,总部位于中国南昌,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08亿元,蝉联中国制药工业100强第6位、中国医药工业100强第10位。

济民可信的发展版图专注于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7家制药基地、1个国际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获CNAS认证的国家级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在海外设立新药研发团队。

“济民可信始终坚持‘济世惠民,信待天下’的企业使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是企业对社会的承诺。”李义海表示,在未来的中国医药市场,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产品说话,用好药说话。除了追求产品的有效性、先进性、安全性之外,济民可信还追求产品的独特性和性价比,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目前,济民可信在心脑血管科、肾科、肿瘤科、抗感染及急救药物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核心产品“金水宝”“醒脑静”“悉能”“黄氏响声丸”“九华痔疮栓”等在全国细分品类拥有较高市场份额。未来,济民可信除了持续进行药物的自主研发,还将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的广泛合作。

研发创新迎来新起点

2018年,济民可信研发中心在上海市张江地区启用。以研发技术产品创新为核心,一直是济民可信发展战略的基石。

李义海认为,研发中心所在的上海张江科学城是医药研发企业最为集中的行业高地,济民可信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与“张江速度”看齐,刷新了很多人对于药物研发事业的认知。

“中药西制”是济民可信研发的核心手段。据了解,《新药审批办法》实行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中药“金水宝”就诞生在济民可信。科学家从冬虫夏草中用现代科学手段分离出了“CS-4”菌粉,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和精加工,让人工虫草制剂替代天然虫草成为可能。“金水宝研发的成功,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典范,是使中药变‘贵重’的‘大众’佳作。”李义海表示。

“回归本源、精耕本业、工匠精神、协同未来”是济民可信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人才与管理的创新也尤为重要。李义海表示,当前,济民可信研究院体系中,核心成员大多具备海外留学经历,其中有原研发体系中成长起来的领军者,也有来自跨国公司具备丰富新药研发项目经验的高级学者。研究院将运用当今最前沿的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推动民族制药工业的创新发展。

未来8年,济民可信计划投入100亿元资金用于创新研发。

济民可信集团董事长李义海接受采访

企业价值的公益初心

2019年1月15日,在第八届中国公益节上,济民可信获评2018年度绿色典范奖。企业在慈善和公益事业的表现,不单单是企业实力的直观体现,更多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说起企业的公益事业,李义海身上有着一种企业家独有的家国情怀,他告诉记者:“济民可信是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受益者,企业目前的成绩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济民可信感恩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所以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方面不遗余力。”

在企业扶贫工作中,济民可信多年坚持做三件事。第一,是持续向革命老区捐赠药物,健康扶贫;第二,在产品质量达标的情况下,优先向贫困地区采购药品原料;第三,企业主动发起和承担一系列援助和资助项目。

截至2018年,济民可信在公益慈善事业的投入近5亿元,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在汶川地震、天津港爆炸、甬温高铁事故等等重大灾难和突发事件救援中,济民可信都第一时间响应并积极贡献企业力量。

同时,作为制造企业,济民可信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改进和提升制药水平,不断淘汰环境不友好的产品和工艺,从药物研发到制造和流通,进行全过程有效管控。李义海表示,济民可信坚持绿色发展环境友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研发、制造、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将会以更好的产品、更强的管理能力、更好的企业声誉,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助力。